有一条“六尺巷”,就隐藏在周村古街里!

2023-08-24 00:45:31 周村古商城官方网站 阅读

周村古商城

一砖一瓦间,

演绎周村百年商埠文化

一楼一步间,

诉说周村历代传奇故事

与其说“一楼一故事”

倒不如“一步一历史”来的贴切

今天,沫沫不说楼,

说一说古街里的“六尺巷”

周村古商城

周村古商城

先说说安徽“六尺巷”的故事

周村古商城
周村古商城

清朝时,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,父子两代为相,权势显赫,这就是张家张英、张廷玉父子。

周村古商城

清康熙年间,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、礼部尚书。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,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,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。后来邻居吴家建房,要占用这个通道,张家不同意,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。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、名门望族,不敢轻易了断。在这期间,张家人写了一封信,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,要求张英出面,干涉此事。张英收到信件后,认为应该谦让邻里,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:


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

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

家人阅罢,明白其中意思,主动让出三尺空地。吴家见状,深受感动,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。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。


周村古商城

六尺巷只此一条,不可复制,

但像它一样

含有道德情节的街巷

周村古街里也有

万顺街——一条有故事的周村巷子

周村古商城

▲《记住乡愁》中的万顺街取景


周村万顺街:位于周村大街中段路东,原名刁家胡同,清初由刁姓人家经营染坊,后因经营不善,家庭不和,邻里不睦,最终歇业。有风水先生言此地风水过硬,非圣人之后无法压抚。后由章丘旧军镇商人孟毓溪相中此地,低价接手,仍旧经营染坊生意。孟毓溪为亚圣孟子第67代孙,经营恒祥染坊,孟氏家族秉承亚圣“诚者,天之道也”的哲学思想,在经商过程中提出并遵循“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”的管理理念,在其发展过程中行成了《谦祥益衡记店规》。周村古商城

从此,在此居住的邻里之间也互敬友善,邻里和睦,万事皆顺,所以更名为万顺街。它在周村等同于安徽的“六尺巷”,因为邻里之间互敬互爱,团结友善而声名远扬,是中华民族互敬互爱的优良传统美德的体现。

周村古商城

在这座历史见证的古商城里

每一步都深藏着

一段故事一个记忆

走在这条繁冗的街道上

用建筑的形式告诉你故事

用故事的形式告诉你历史

……

周村古商城

周村古商城

一楼一故事

周村古商城

一步一历史

周村古商城
END
周村古商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