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立人之本,自古成名立业、获得万贯家财子嗣延绵的人皆离不开待人诚实守信。厚道、诚信、开放、包容的鲁商精神更是警醒着这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。
周村名人事迹成为典范,后辈效仿,让诚信走在精神文明最前沿,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。
周村流传着这样两则有关诚信的故事:
故事一:瑞蚨祥里的良心尺

鲁商的代表人物是来自济南章丘的孟氏,他们都是孟子的后代,在周村进行资金积累的时候,创办了闻名天下的祥子号。其中最出名的就属八大祥了,八大祥字号之首的瑞蚨祥绸布庄的旧址,现坐落在周村古商城内,里面有一把良心尺,是创始人孟洛川亲自设计的,它比普通市尺长一寸左右,两头刻着天、地,中间刻着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,他将天地良心和八伦八德集于一尺,时刻警醒伙计用好手中这把尺子,要给客人多量一些布匹。
瑞蚨祥言传至今的店规店训:
克己恕人 忠厚勤勉
诚信筑基 悦客立业
经营宗旨:
至诚至上 货真价实
言不二价 童叟无欺
故事二:还金处

自古以来,诚实守信、拾金不昧是中国的优良传统,保存至今的还金处雕像位于周村古商城北大街路段,主人公叫赵运亨。清康熙年间,他在周村贩卖生丝,在路边捡到一个褡裢里面装有200两银子,赵运亨便卸下驴垛在路边一直等待,肚子饿的咕咕叫生意也做不成了,好在最后终于等到了,失主想给他一半作为答谢,但他分文不取。后来失主在这里设下还金处专门纪念赵运亨,纪念这个诚实守信、拾金不昧的真实事件。

诚信是一个人的品质,弥足珍贵
同时它也像一面镜子,照出美与丑
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转折
希望每一个人都身存正气、恪守诚信之本
让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